华夏古文网首页
您好,亲爱的朋友!
请登录
免费注册
每月20元
小程序
全部
全部
首页
诗
词
曲
赋
文言文
名言名句
全本合集
必背古诗文
作者
首页
>
传统文化
>
二十四史
>
晋书
>
卷二十八:《五行中》
>
第三章 恒阳
房玄龄等人合著,作者共二十一人 著
收藏
原文版
注音版
译文版
评析
朗诵版
字帖版
五行志中·第三章
恒阳
庶征恒阳,刘向以为《春秋》大旱也。其夏旱,雩,《礼》谓之大雩。不伤二谷谓之不雨。京房《易传》曰:“欲德不用兹谓张,厥灾荒,旱也。其旱阴云不雨,变而赤,因四际。师出过时兹谓广,其旱不生。上下皆蔽兹谓隔,其旱天赤三月,时有雹杀飞禽。上缘求妃兹谓僭,其旱三月大温亡云。君高台府兹谓犯阴侵阳,其旱万物根死,数有火灾。庶位逾节兹为僭,其旱泽物枯,为火所伤。”
魏明帝太和二年五月,大旱。元年以来崇广宫府之应也。又,是春宣帝南擒孟达,置二郡,张郃西破诸葛亮,毙马谡。亢阳自大,又其应也。
太和五年三月,自去冬十月至此月不雨。辛已,大雩。
齐王正始元年二月,自去冬十二月至此月不雨。去岁正月,明帝崩。二月,曹爽白嗣主,转宣帝为太傅,外示尊崇,内实欲令事先由已。是时宣帝功盖魏朝,欲德不用之应也。
高贵乡公甘露三年正月,自去秋至此月旱。是时文帝围诸葛诞,众出过时之应也。初,寿春秋夏常雨淹城,而此旱逾年,城陷,乃大雨。咸以诞为天亡。
吴孙亮五凤二年,大旱,百姓饥。是岁征役烦兴,军士怨叛。此亢阳自大,劳役失众之罚也。其役弥岁,故旱亦竟年。
孙皓宝鼎元年,春夏旱。时孙皓迁都武昌,劳役动众之应也。
武帝泰始七年五月闰月旱,大雩。八年五月,旱。是时帝纳荀勖邪说,留贾充不复西镇,而任恺渐疏,上下皆蔽之应也。及李憙、鲁芝、李胤等并在散职,近厥德不用之谓也。
九年,自正月旱,至于六月,祈宗庙社稷山川。癸未,雨。十年四月,旱。去年秋冬,采择卿校诸葛冲等女。是春,五十余人入殿简选。又取小将吏女数十人,母子号哭于宫中,声闻于外,行人悲酸。是殆积阴生阳,上缘求妃之应也。
咸宁二年五月旱,大雩。至六月,乃澍雨。
太康二年旱,自去冬旱至此春。三年四月旱,乙酉诏司空齐王攸与尚书、廷尉、河南尹录讯系囚,事从蠲宥。
五年六月,旱。此年正月天阴,解而复合。刘毅上疏曰:“必有阿党之臣奸以事君者,当诛而不赦也。”帝不答。是时荀勖、冯紞僭作威福,乱朝尤甚。
六年三月,青、梁、幽、冀郡国旱。六月,济阴、武陵旱,伤麦。七年夏,郡国十三大旱。八年四月,冀州旱。九年夏,郡国三十三旱,扶风、始平、京兆、安定旱,伤麦。十年二月,旱。
太熙元年二月,旱。自太康已后,虽正人满朝,不被亲仗,而贾充、荀勖、杨骏、冯紞等迭居要重,所以无年不旱者,欲德不用,上下皆蔽,庶位逾节之罚也。
惠帝元康七年七月,秦、雍二州大旱,疾疫,关中饥,米斛万钱。因此氐羌反叛,雍州刺史解系败绩。而饥疫荐臻,戎晋并困,朝廷不能振,诏听相卖鬻。其九月,郡国五旱。
永宁元年,自夏及秋,青、徐、幽、并四州旱。十二月,又郡国十二旱。是年春,三王讨赵王伦,六旬之中数十战,死者十余万人。
怀帝永嘉三年五月,大旱,襄平县梁水淡池竭,河、洛、江、汉皆可涉。是年三月,司马越归京都,遣兵入宫,收中书令缪播等九人杀之,皆僭逾之罚也。又四方诸侯多怀无君之心,刘元海、石勒、王弥、李雄之徒贼害百姓,流血成泥,又其应也。五年,自去冬旱至此春。去岁十一月,司马越以行台自随,斥黜宫卫,无君臣之节。
元帝建武元年六月,扬州旱。去年十二月,淳于伯冤死,其年即旱,而太兴元年六月又旱。干宝曰“杀淳于伯之后旱三年”是也。刑罚妄加,群阴不附,则阳气胜之罚也。
元帝太兴四年五月,旱。是时王敦陵僭已著。
永昌元年夏,大旱。是年三月,王敦有石头之变,二宫陵辱,大臣诛死,僭逾无上,故旱尤甚也。其闰十一月,京都大旱,川谷并竭。
明帝太宁三年,自春不雨,至于六月。
成帝咸和元年,夏秋旱。是时庾太后临朝称制,言不从而僭逾之罚也。
二年夏,旱。五年五月,大旱。六年四月,大旱。八年秋七月,旱。九年,自四月不雨,至于八月。
咸康元年六月,旱。是时成帝冲弱,未亲万机,内外之政,决之将相。此僭逾之罚,连岁旱也。至四年,王导固让太傅,复子明辟。是后不旱,殆其应也。时天下普旱,会稽、余姚特甚,米斗直五百,人有相鬻者。二年三月,旱。三年六月,旱。时王导以天下新定,务在遵养,不任刑罚,遂盗贼公行,频五年亢旱,亦舒绶之应也。
康帝建元元年五月,旱。
穆帝永和元年五月,旱。是时帝在襁褓,褚太后临朝,如明穆太后故事。五年七月不雨,至于十月。六年夏,旱。八年夏,旱。九年春,旱。
升平三年冬,大旱。四年冬,大旱。
哀帝隆和元年夏,旱。是时桓温强恣,权制朝廷,僭逾之罚也。
海西公太和元年夏,旱。四年冬,旱。凉州春旱至夏。
简文帝咸安二年十月,大旱,饥。自永和至是,嗣主幼冲,桓温陵僭,用兵征伐,百姓怨苦。
孝武帝宁康元年三月,旱。是时桓温入觐高平陵,阖朝致拜,逾僭之应也。三年冬,旱。
太元四年夏,大旱。八年六月,旱。十年七月,旱,饥。初,八年破苻坚,九年诸将略地,有事徐豫,杨亮、赵统攻讨巴沔。是年正月,谢安又出镇广陵,使子琰进次彭城,频有军役。
十三年六月,旱。去岁北府遣戍胡陆,荆州经略河南。是年夏,郭铨置戍野王,又遣军破黄淮。
十五年七月,旱。十七年,秋旱至冬。是时烈宗仁恕,信任会稽王道子,政事舒缓。又茹千秋为骠骑谘议,窃弄主相威福。又比丘尼乳母亲党及婢仆之子阶缘近习,临部领众。又所在多上春竟囚,不以其辜,建康狱吏,枉暴既甚。此又僭逾不从冤滥之罚。
安帝隆安二年冬,旱,寒甚。四年五月,旱。五年,夏秋大旱。十二月,不雨。时孙恩作乱,桓玄疑贰,迫杀殷仲堪,而朝廷即授以荆州之任,司马元显又讽百僚悉使敬己,内外骚动,兵革烦兴。此皆陵僭忧愁之应也。
元兴元年七月,大饥。九月、十月不雨,泉水涸。二年六月,不雨。冬,又旱。时桓玄奢僭,十二月遂篡位。三年八月,不雨。
义熙四年冬,不雨。六年九月,不雨。八年十月,不雨。九年,秋冬不雨。十年九月,旱。十二月又旱,井渎多竭。是时军役烦兴。
房玄龄等人合著,作者共二十一人作品集
唐朝作品集
下载拼音打印版
展开剩余的(
50
%)
第三章 恒阳-拼音下载
第三章 恒阳标准格式化的打印文档,PDF格式,保存此版本方便打印和收藏。点击后方按钮下载
立即下载
点这里查看华夏古文提供的拼音版文档效果
部分展示
评论列表
欢迎留言/纠错共有
0
条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
取消回复
登录
注册新账号
注音版
文档下载
纠错评论
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元素。
房玄龄等人合著,作者共二十一人作品集
唐朝作品集
下载硬笔字帖版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目录
房玄龄等人合著,作者共二十一人
房玄龄、褚遂良、许敬宗、李淳风、敬播、令狐德棻、来济、陆元仕、刘子翼、卢承基、李义府、薛元超、上官仪、崔行功、辛丘驭、刘胤之、杨仁卿、李延寿、张文恭、李安期和李怀俨。
>点击查看详情
必背古诗文
01:一年级古诗文
02:二年级古诗文
03:三年级古诗文
04:四年级古诗文
05:五年级古诗文
06:六年级古诗文
07:七年级古诗文
08:八年级古诗文
09:九年级古诗文
10:高一古诗文
11:高二古诗文
12:高三古诗文
13:高中古诗文选修
四库全书
+
-
易类
· 子夏易传
· 周易郑康成注
· 增补郑氏周易
· 陆氏易解
· 周易注
· 周易注疏
· 周易略例
· 周易考证
· 周易集解
· 周易口诀义
+
-
书类
· 尚书注疏
· 洪范口义
· 书传
· 尚书全解
· 禹贡指南
· 禹贡论
· 山川地理图
· 尚书讲义
· 夏氏尚书详解
· 禹贡说断
+
-
诗类
· 诗序
· 毛诗注疏
·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
· 陆氏诗疏广要
· 毛诗指说
· 诗本义
· 郑氏诗谱
· 苏氏诗集传
· 毛诗名物解
· 毛诗李黄集解
+
-
礼类
· 周礼
· 仪礼
· 礼记
· 三礼总义
· 通礼
· 杂礼书
+
-
春秋类
· 春秋左传注疏
· 春秋公羊传注疏
· 春秋谷梁注疏
· 箴膏肓
· 起癈疾
· 发墨守
· 春秋释例
· 春秋集传纂例
· 春秋集传微旨
· 春秋集传辨疑
+
-
孝经类
· 古文孝经孔氏传
· 孝经注疏
· 孝经指解
· 孝经刊误
· 孝经大义
· 孝经定本
· 孝经述注
· 孝经集传
· 御定孝经注
· 御纂孝经集注
+
-
五经总义类
· 驳五经异义
· 郑志
· 经典释文
· 公是七经小传
· 程氏经说
· 六经图
· 六经正误
· 九经三传沿革例
· 融堂四书管见
· 四如讲稿
+
-
四书类
· 孟子注疏
· 论语集解义疏
· 论语注疏
· 论语笔解
· 孟子音义
· 论语拾遗
· 孟子解
· 论语全解
· 孟子传残
· 尊孟辨
+
-
乐类
· 皇祐新乐图记
· 乐书
· 律吕新书
· 瑟谱
· 韶舞九成乐补
· 律吕成书
· 苑洛志乐
· 钟律通考
· 乐律全书
· 御制律吕正义
+
-
小学类
· 训诂
· 字书
· 韵书
+
-
正史类
· 史记
· 史记集解
· 史记索引
· 史记正义
· 读史记十表
· 史记疑问
· 前汉书
· 班马异同
· 后汉书
· 补后汉书年表
+
-
编年类
· 竹书纪年
· 竹书统笺
· 前汉纪
· 后汉纪
· 元经
· 唐创业起居注
· 资治通鉴
· 资治通鉴考异
· 资治通鉴释例
· 资治通鉴目录
+
-
纪事本末类
· 通鉴纪事本末
· 春秋左传事类始末
· 三朝北盟会编
· 蜀鉴
· 炎徼纪闻
· 宋史纪事本末
· 元史纪事本末
· 平定三逆方略
· 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
· 平定金川方略
+
-
别史类
· 逸周书
· 东观汉记
· 建康实录
· 隆平集
· 古史
· 通志
· 东都事略
· 路史
·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
·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
+
-
杂史类
· 国语
· 国语补音
· 战国策
· 鲍氏战国策注
· 战国策校注
· 贞观政要
· 渚宫旧事
· 东观奏记
· 五代史阙文
· 五代史补
+
-
诏令奏议类
· 诏令
· 奏议
+
-
传记类
· 圣贤
· 名人
· 总录
· 杂录
· 别录
+
-
史钞类
· 两汉博闻
· 通鉴总类
· 南史识小录
· 北史识小录
+
-
载记类
· 越绝书
· 华阳国志
· 邺中记
· 十六国春秋
· 十六国春秋
· 蛮书
· 钓矶立谈
· 江南野史
· 江南别录
· 江表志
+
-
时令类
· 岁时广记
· 御定月令辑要
+
-
儒家类
· 家语
· 荀子
· 孔丛子
· 新语
· 新书
· 盐铁论
· 说苑
· 新序
· 扬子法言
· 潜夫论
+
-
兵家类
· 握奇经
· 六韬
· 孙子
· 吴子
· 司马法
· 尉缭子
· 黄石公三略
· 三略直解
· 黄石公素书
· 李卫公问对
+
-
法家类
· 管子
· 管子补注
· 邓子
· 商子
· 韩非子
· 疑狱集
· 折狱龟鉴
· 棠阴比事
+
-
农家类
· 齐民要术
· 农书
· 蚕书
· 农桑辑要
· 农桑衣食撮要
· 农书
· 救荒本草
· 农政全书
· 泰西水法
· 野菜博录
+
-
医家类
· 黄帝内经素问
· 灵枢经
· 难经本义
· 针灸甲乙经
· 金匮要略论注
· 伤寒论注释
· 伤寒明理论
· 伤寒论方
· 肘后备急方
· 褚氏遗书
+
-
天文算法类
· 推步
· 算书
+
-
术数类
· 数学
· 占候
· 相宅相墓
· 占卜
· 命书相书
· 阴阳五行
· 杂技术
+
-
艺术类
· 书画
· 琴谱
· 篆刻
· 杂技
+
-
谱录类
· 器物
· 食谱
· 草木鸟兽虫鱼
+
-
杂家类
· 杂学
· 杂考
· 杂说
· 杂品
· 杂纂
· 杂编
+
-
楚辞类
· 楚辞章句
· 楚辞补注
· 楚辞集注
· 离骚草木疏
· 钦定补绘离骚图
· 山带阁注楚辞
+
-
别集类
· 汉唐别集
· 宋人别集
· 金元别集
· 明人别集
· 清人别集
+
-
总集类
· 文选注
· 六臣注文选
· 文选颜鲍谢诗评
· 玉台新咏
· 玉台新咏考异
· 高氏三宴诗集
· 香山九老诗
· 河岳英灵集
· 国秀集
· 御览诗
+
-
诗文评类
· 词集
· 词选
· 词话
· 词谱词韵
· 南北曲
· 文心雕龙
· 文心雕龙辑注
· 诗品三卷
· 文章缘起
· 本事诗
+
-
词曲类
· 珠玉词
· 六一词
· 乐章集
· 安陆集
· 东坡词
· 山谷词
· 淮海词
· 书舟词
· 小山词
· 晁无咎词
国学启蒙
启蒙篇:
三字经
百家姓
千字文
声律启蒙
笠翁对韵
训诫篇:
弟子规
朱子家训
颜氏家训
诗歌篇:
唐诗三百首
宋词三百首
元曲三百首
古诗十九首
玉台新咏
典故篇:
幼学琼林
增广贤文
二十四孝
诸子百家
诸子:
老子
孔子
孟子
荀子
庄子
墨子
韩非子
鬼谷子
孙子
管子
惠子
列子
扁鹊
许行
吕不韦
苏秦
百家:
道家
儒家
墨家
法家
名家
阴阳家
纵横家
杂家
兵家
农家
医家
小说家
农家
四书五经
四书:
大学
中庸
论语
孟子
五经:
诗经
尚书
礼记
周易
春秋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