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国学启蒙 > 诗歌篇 > 唐诗三百首 > 卷四《五言律诗》八十篇 >
弟子规

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著

  • 原文版
  • 注音版
  • 译文版
  • 评析
  • 朗诵版
  • 字帖版
  •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
    唐-司空曙
    故人江海别,几度隔山川。
    乍见翻疑梦,相悲各问年。
    孤灯寒照雨,深竹暗浮烟。(深竹 一作:湿竹)
    更有明朝恨,离杯惜共传。
展开剩余的(50%)
部分展示

图片版

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/纠错共有 0

暂无评论
注音版
文档下载
纠错评论
云阳馆与韩绅宿别[1]
唐-司空曙
故人江海别,几度隔山川。
想当年,我与君远别江海行多少次啊,别易见难,遥隔着重重山河。


乍见翻疑梦[2],相悲各问年[3]
今朝里蓦然相遇反疑身在梦中泪眼相向啊,互问起年岁已经几何?


孤灯寒照雨,深竹暗浮烟[4]
身畔那一灯如豆,照临着户外的雨丝偏生寒意昏暗之中,远处的深深竹林,升腾起飘飘烟雾。


更有明朝恨[5],离杯惜共传[6]
想起了,明朝又将重新分离不由得,将那话别的酒杯儿,频频相传送。




注释
注释
[1]云阳馆:云阳的馆驿。云阳,县名,云阳县在今陕西泾阳西北。古时郡县置有馆驿,供来往行旅与驿使休宿。韩绅:《全唐诗》作“韩升卿”,马茂元《唐诗选》引韩愈《虢州司户韩府君墓志铭》所记虢州司户韩睿素第四子名韩绅卿。时代与司空曙相近,疑即此人。宿别:同宿后告别。
[2]乍:骤然。乍见:突然相见。翻:反而。
[3]各问年:由于别后相隔时间太长,故相见后互问年龄。
[4]烟:指竹林间的雨雾之气。
[5]明朝恨:明朝相别的憾恨。恨:遗憾,与今义有别。
[6]离杯:饯别之酒。杯:酒杯,此代指酒。惜:依恋不舍。共传:互相举杯。




参考资料:
1.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: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
2.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中华书局 2015

  这是首惜别诗。诗写乍见又别之情,不胜黯然。诗一开端由上次别离说起,接着写此次相会,然后写叙谈,最后写惜别,波澜曲折,富有情致。“乍见翻疑梦,相悲各问年”乃久别重逢之绝唱,与李益的“问姓惊初见,称名忆旧容”也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  上次别后,已历数年,山川阻隔,相会不易,其间的相思,自在言外。正因为相会不易,相思心切,所以才生发出此次相见时的“疑梦”和惜别的感伤心情来,首联和颔联,恰成因果关系。

  “乍见”二句是传诵的名句,人到情极处,往往以假为真,以真作假。久别相逢,乍见以后,反疑为梦境,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会不易。假如别后没有牵情,相逢以后便会平平淡淡,不会有“翻疑梦”的情景出现了。“翻疑梦”,不仅情真意切,而且把诗人欣喜、惊奇的神态表现得维妙维肖,十分传神。即使说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态,尽见于三字之中,也是不为过的。

  颈联和尾联接写深夜在馆中叙谈的情景。相逢已难,又要离别,其间千言万语,不是片时所能说完的,所以诗人避实就虚,只以景象渲染映衬,以景寓情了。寒夜里,一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,竹林深处,似飘浮着片片烟云。

  孤灯、寒雨、浮烟、湿竹,景象是多么凄凉。诗人写此景正是借以渲染伤别的气氛。其中的孤、寒、湿、暗、浮诸字,都是得力的字眼,不仅渲染映衬出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,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。二句既是描写实景,又是虚写人的心情。

  结处表面上是劝饮离怀,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。用一“更”字,就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。“离杯惜共传”,在惨淡的灯光下,两位友人举杯劝饮,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。惜,珍惜。诗人用在此处,自有不尽的情意。综观全诗,中四句语极工整,写悲喜感伤,笼罩寒夜,几乎不可收拾。但于末二句,却能轻轻收结,略略冲淡。这说明诗人能运笔自如,具有重抹轻挽的笔力。

参考资料:
1.萧涤非 等,唐诗鉴赏诗词 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:649-650

司空曙

司空曙(约720-790年),字文明,或作文初。广平(今河北永年县东南)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,唐代诗人。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。大历年进士,磊落有奇才,与李约为至交。性耿介,不干权要。家无担石,晏如也。尝因病中不给,遣其爱姬。韦辠节度剑南,辟致幕府。授洛阳主簿。。其诗多为行旅赠别之作,长于抒情,多有名句。胡震亨曰:"司空虞部婉雅闲淡,语近性情。"(《唐音癸签》卷七)有《司空文明诗集》。其诗朴素真挚,情感细腻,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,长于五律。诗风闲雅疏淡。

四库全书

诸子百家

四书五经